專利名稱:一種容器的進瓶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容器的進瓶結構。
背景技術:
在制藥行業中需要清洗瓶子,瓶子需要通過進瓶裝置進入清洗機構完成清洗過 程。現有的進瓶方式主要采用的是單邊進瓶或間隔距離較遠的雙邊進瓶,單邊進瓶效率較 低,不能滿足高產量的清洗需求,間隔距離較遠的雙邊進瓶,需要較多操作人員,且操作者 勞動強度大,不適于現代化的藥品生產。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生產效率高且勞動強度較低的容器 的進瓶結構。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容器的進瓶結構,包括進瓶組、進瓶絞龍、 提升輪體,所述的進瓶組由兩個進瓶網帶組組成且對稱分布,且所述的兩個進瓶網帶組的 方向是相對的,兩組所述的進瓶絞龍的進瓶端分別與所述的進瓶網帶組對應且所述的進瓶 絞龍的中心線與所述的進瓶網帶組的進瓶方向垂直,兩組所述的進瓶絞龍的出瓶端分別與 兩組所述的提升輪體的外圓的切線方向對應進入所述的提升輪體。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容器的進瓶結構,進瓶組由兩個進瓶網帶組組成,且兩個進 瓶網帶組的方向是相對的,進瓶絞龍的中心線與進瓶網帶組的進瓶方向垂直,容器經進瓶 絞龍勻速輸送至提升輪體,在提升輪體外圓的切線方向進入提升輪體,再由提升輪體將容 器送至清洗區域,完成清洗過程。進瓶效率高,能滿足高產量的清洗需求,不需要較多操作 人員,且操作者勞動強度小,適于現代化的藥品生產。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生產效率高、距離較近能一個人操作且勞動強度較 低、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性能可靠的容器的進瓶結構。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參見圖l,進瓶網帶組第一進瓶網帶組1和第二進瓶網帶組4對稱分布,且第一進 瓶網帶組1和第二進瓶網帶組4的方向是相對的,第一進瓶絞龍2的進瓶端與第一進瓶網 帶組1對應且第一進瓶絞龍2的中心線與第一進瓶網帶組1的進瓶方向垂直,第一進瓶絞 龍2的出瓶端與第一提升輪體3的外圓的切線方向對應進入第一提升輪體3,第二進瓶絞龍 5的進瓶端與第二進瓶網帶組4對應且第二進瓶絞龍5的中心線與第二進瓶網帶組4的進 瓶方向垂直,第二進瓶絞龍5的出瓶端與第二提升輪體6的外圓的切線方向對應進入第二提升輪體6。 容器以圖1所示方向經對稱的第一進瓶網帶組1和第二進瓶網帶組4,分別由第一 進瓶絞龍2和第二進瓶絞龍5勻速輸送至第一提升輪體3和第二提升輪體6,完成對容器的 輸送。 該種進瓶方式由于第一進瓶網帶組1和第二進瓶網帶組4是對稱分布的,且容器 分別以相對的方向由兩個進瓶組輸進,所以該種進瓶方式具有結構緊湊、布局美觀、操作簡 便等優點。 在整機正常運行中,第一進瓶網帶組1和第二進瓶網帶組4均有滿足整機運行4 分鐘的儲瓶量,降低了操作者的勞動強度,節約了人力資源,降低了生產成本。
權利要求一種容器的進瓶結構,包括進瓶組、進瓶絞龍、提升輪體,其特征是所述的進瓶組由兩個進瓶網帶組(1、4)組成且對稱分布,且所述的兩個進瓶網帶組(1、4)的方向是相對的,兩組所述的進瓶絞龍(2、5)的進瓶端分別與所述的進瓶網帶組(1、4)對應且所述的進瓶絞龍(2、5)的中心線與所述的進瓶網帶組(1、4)的進瓶方向垂直,兩組所述的進瓶絞龍(2、5)的出瓶端分別與兩組所述的提升輪體(3、6)的外圓的切線方向對應進入所述的提升輪體(3、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容器的進瓶結構,包括進瓶組、進瓶絞龍、提升輪體,所述的進瓶組由兩個進瓶網帶組(1、4)組成且對稱分布,且所述的兩個進瓶網帶組(1、4)的方向是相對的,兩組所述的進瓶絞龍(2、5)的進瓶端分別與所述的進瓶網帶組(1、4)對應且所述的進瓶絞龍(2、5)的中心線與所述的進瓶網帶組(1、4)的進瓶方向垂直,兩組所述的進瓶絞龍(2、5)的出瓶端分別與兩組所述的提升輪體(3、6)的外圓的切線方向對應進入所述的提升輪體(3、6)。本實用新型是一種生產效率高、距離較近能一個人操作且勞動強度較低、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性能可靠的容器的進瓶結構。
文檔編號B08B9/44GK201470654SQ20092030453
公開日2010年5月19日 申請日期2009年6月17日 優先權日2009年6月17日
發明者劉俊杰 申請人:長沙銳信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