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无码日韩视频无码三区

帶芽種子滾流式點播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dang)序號:165792閱讀:271來源:國知局(ju)
專利名稱:帶芽種子滾流式點播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播種機,特別是一種帶芽種子滾流式點播機。
水稻育秧時,播種方便有兩種,一是人工撒播,二是機械點播,人工撒播給機械化插秧帶來許多不便,而機械點播是實現機械化扯秧和插秧的基礎,為此,人們設計了許多水稻播種機,但這些播種機都是采用漏斗型種子箱,并靠括板來控制種子數量,因而對種子的損傷較為嚴重,特別是對帶芽種子損傷就更為嚴重,所以,這些點播機都無法點播帶芽種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帶芽種子滾流式點播機,使帶芽種子在滾筒內滾動,形成線性流線,靠種子的自重從滾筒內流出,點入秧田中,因而對帶芽種子沒有損傷,大大提高播種質量。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來實現的帶芽種子滾流式點播機,其特征在于其結構為葉輪式驅動輪和驅動軸固接,主鏈輪活套在驅動軸上,離合器裝在驅動軸上,驅動軸通過離合器使主鏈輪轉動,機座活動連接桿兩端分別與驅動軸、機座活套聯接;在機座活動連接桿上還設有一限位栓,以限制葉輪式驅動輪的上下擺動的角度;驅動軸的兩端活套有拉立桿,拉立桿上裝有限位栓,以限定拉立桿左右擺動的角度,拉手挑桿與拉立桿活接,并可繞其連接支點轉動;在拉手挑桿的下端開有一缺口,離合器手動桿和拉手挑桿上的固定軸活動相連,其下端與離合器相連;拉手挑桿上還設有手動桿靠板,以控制離合器手動桿工作時的位置;兩根支承桿的下端活套在驅動軸上,其上端之間連有中間軸,中間軸固定套有中間鏈輪和從動鏈輪,從動鏈輪與主鏈輪之間有驅動鏈條;中間軸與工作軸之間用叉桿活動連接,中間軸可繞工作軸和驅動軸作焦距轉動和擺動;工作軸上固有工作鏈輪和自動角度調節器,工作鏈輪和中間鏈輪之間有傳動鏈條,工作軸上固定有端封座,種子倉由固定滾倉和活動滾倉組成,固定滾倉固定聯接在端封座上,活動滾倉用鎖扣聯接在端封座上,打開鎖扣,活動滾倉可取下,以便加入預播種子;在工作軸上活套有外封動圈,外封動圈上固有端外封,在每兩個端外封之間連有倉封,倉封的內表面與種子倉的外圓周表面接觸,固定滾倉和活動滾倉的外圓周上設有效個播種孔,倉封上設有許多位置與播種孔相錯的清灰口;自動角度調節器由擺座、座體組成,座體固定在機座上,擺軸桿穿過擺座,其兩端和端外封相連;槽體的下端和機座活接,上端靠在槽體支承桿上,槽體支承桿穿過槽體坡度調節桿,并可用螺母并緊,槽體坡度調節桿活接在機座上,并可沿機座做上下移動;在槽體上設有許多滑道,滑道的位置與播種孔的位置相對應;踏泥平衡板通過壓桿連在機座的兩側,踏泥平衡板上開有許多和槽體的滑道寬度相當的播種槽,其底側設有開溝棘齒,機座上還設有一挑起栓;由兩塊行定板、寬度調節桿、深淺調節板組成的方向舵,連接在機座下,寬度調節桿可調節兩塊行定板之間的寬度,深淺調節板可調節行定板的高低。
本實用新型在人力拉動時,葉輪式驅動輪,通過驅動軸、離合器、主鏈輪、驅動鏈條、從動鏈輪、中間軸、中間鏈輪、傳動鏈條、工作鏈輪,工作軸帶動種子倉轉動,使種子在種子倉內形成流線,種子在自重的作用下,從種子倉上的播種孔掉出到槽體的滑道內,經踏泥平衡板上的播種槽落入秧田中由踏泥平衡板上的開溝棘齒開的溝內,踏泥平衡板繼續向前運動,就能將泥蓋住種子;本實用新型的工作軸通過自動角度調節器懸掛于機座上,能調節整個裝置的重心和種子放出速度快慢,本實用新型還可以依靠槽體的傾斜角度,來控制種子的點播速度和稀密度,使種子能按需要的密度點播;該點播機的葉輪式驅動輪與機座采用活接方式,當秧田不平而使驅動輪跳動時,以保證其機座不發生跳動,使機體保持平衡滑行,以提高點播質量,當本實用新型不需要播種時,可用離合器將驅動部份和工作部份分離,用拉手挑桿將整個機座挑起,以便于在田埂路上行走,本實用新型的方向舵的寬度,深淺可調節,以適應不同秧田水溝的寬度和深淺的要求。總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播種速度快,播種均勻,質量好,秧苗成活率高,不倒伏、能點播帶芽種子等特點。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圖2為
圖1的A-A剖視圖;圖3為
圖1的B-B剖視圖;圖4為
圖1的C-C剖視圖;圖5為圖2的D-D剖視圖6為圖3的F向視圖;圖7為圖4的E向視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自動角度調節器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8的G-G向剖視圖;
圖10圖8的H-H向剖視圖;
圖11為圖9的I向放大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做進一步的描述。
附圖中描述的帶芽種子滾流式點播機,其結構為葉輪式驅動輪(6)和驅動軸(10)固定連接,主鏈輪(8)活套在驅動軸(10)上,離合器由離合齒輪(9)、撥叉(12)組成,離合齒輪(9)通過鍵(65)裝在驅動軸(10)上(圖2),離合齒輪(9)的外圓周上有一半圓形槽(101),撥叉(12)通過滾球固定桿(104)、彈簧(103)、滾球(102)與離合齒輪(9)相連(圖5),滾球固定桿(104)用螺母(105)固定在撥叉(12)上,滾球(102)和彈簧(103)卡入滾球固定桿(104)內,滾球(102)可在離合齒輪(9)上的半圓形槽(101)內作圓周運動,撥叉(12)上開有一梯形斜口(66);撥叉定位桿(62)用螺母(63)裝拉立桿(52)上,撥叉定位桿(62)伸入撥叉(12)上,以限定撥叉(12)的位置;拉立桿(52)下端活套在驅動軸(10)上,機座活動連接桿(53)一端裝在驅動軸(10)上,并用螺帽(64)并緊,另一端用螺釘(19),螺帽(68)活接在機座(20)上,在機座活動連接桿(53)上還設有一限位栓(17),以限制葉輪式驅動輪(6)的上、下擺動的角度;拉立桿(56)上也裝有限位栓(11),以限定拉立桿(52)左右擺動的角度,拉立桿(52)上開有數個調節孔(14),拉手挑桿(1)用螺栓(13)、螺母(51)與拉立桿(52)活接,為了調節拉手挑桿(1)的高度,可將螺栓(13)插入不同的調節孔(14)內,拉手挑桿(1)可繞其連接支點轉動,在拉手挑桿(1)的下端開有一缺口(67),兩端帶有螺紋的固定軸(5)用螺母(61)裝在拉手挑桿(1)上,離合器手動桿(2)裝在固定軸(5)上,兩側用螺母(106)并緊,離合器手動桿(2)可繞固定軸(5)轉動,離合器手動桿(2)下端伸入撥叉(12)上的梯形斜口(66)內,向上或向下扳動離合器手動桿(2),通過撥叉(12)可使離合齒輪(9)與主鏈輪(8)接觸或分離;兩端帶有螺紋的手動桿靠板固桿(3)用螺母(60)裝在拉手挑桿(1)上,手動桿靠板(4)固定在手動桿靠板固桿(3)上,以控制離合器手動桿(2)工作時的位置;兩根支承桿(15)下端活套在驅動軸(10)上,其上端之間連有中間軸(48),中間鏈輪(57)和從動鏈輪(50)分別鍵(56)、(59)套接在中間軸(48)上,從動鏈輪(50)與主鏈輪(8)之間用驅動輪條(16)連接,為了保護驅動鏈條(16),在一根支承桿(15)上用螺釘(18)固定有鏈罩(7);中間軸(48)與工作軸(45)之間用叉桿(58)活動連接,中間軸(48)可繞工作軸(45)和驅動軸(10)作焦距轉動和擺動,在中間軸(48)的兩端用墊套(55)和螺母(54)擰緊,工作鏈輪(44)用鍵(85)套接在工作軸(45)上,工作鏈輪(44)和中間鏈輪(50)之間用傳動鏈條(49)連接,自動角度調節器(37)通過軸承(89)與工作軸(45)聯接;工作鏈輪(44)與軸承(89)之間有襯套(84),端封座(94)用鍵(107)固定在工作軸(45)上;在每兩個端封座(94)之間設有軸套(93),種子倉(42)由固定滾倉(108)和活動滾倉(109)組成,固定滾倉(108)用螺釘(95)固定聯接在端封座(94),活動滾倉(109)用鎖扣(47)聯接在端封座(94)上,打開鎖扣(47),活動滾倉(109)可取下,以便加入預播種子;在工作軸(45)上活套有外封動圈(90),端外封(38)用螺釘(91)固定聯接在外封動圈(90)上,并穿過工作軸(45),其外側用螺母(96)并緊,在每兩個端外封(38)之間用螺釘(97)連有倉封(98),倉封(98)的內表面與種子倉(42)的外圓周表面接觸,固定滾倉(108)和活動滾倉(109)的外圓周表面上設有數個播種孔(92),倉封(98)上設有許多位置與播種孔(92)相錯的清灰口(99);自動角度調節器(37)由擺座(39)、座體(116)組成,其結構是擺座(39)上的凸臺(111)卡入座體(116)上的凹槽(112)內,在凸臺(111)上有一R形槽(113),滾珠(114)用堵頭(115)卡入R形槽(113)內,以防止擺座(39)與座體(116)軸向分離,且擺座(39)與座體(116)之間可做相對轉動;在擺座(39)上有一軸承孔(110),軸承(89)可裝入軸承孔(110)內,另在座體(116)上設有一階梯銷(86),在擺座(39)的凸臺(111)上開有環形階梯槽(88),彈簧(87)設在環形階梯槽(88)的寬槽內,座體(116)用螺釘(43)固定在機座(20)上,當在外力作用下,擺座(39)繞座體(116)轉動,座體(116)上的階梯銷(86)的反方向壓縮彈簧(87),當外力消除時,彈簧(87)可使擺座(39)反方向復位;擺軸桿(41)穿過擺座(39),其兩端穿過端外封(38)上的弧形槽(40),并用螺母(100)并緊,當倉封(98)相對于種子倉(42)位置不對時,落可松開螺母(100),調節端對封(38)的位置,調節好后,擰緊螺母(100)即可;支承桿(29)穿過機座(20),并用螺母(73)限位,槽體(31)的下端套在支承桿(29)上,外側用螺母(72)限位,槽體(31)上端靠在槽體支承桿(36)上,其外側用螺母(70)限位,槽體支承桿(36)穿過槽體坡度調節桿(34)上的通槽(81),螺母(69)擰緊可確定槽體坡度調節桿(34)與槽體支承桿(36)的位置,松開螺母(69),可在槽體坡度調節桿(34)上的通槽(81)內移動槽體支承桿(36),以調節槽體(31)的坡度;定位桿(33)和螺母(80)將槽體坡度調節桿(34)安裝在機座(20),定位桿(33)可在機座(20)上的滑槽(35)做上、下移動,以調節槽體(31)的坡度;在槽體(31)設有許多滑道(71),滑道(71)的位置與播種孔(92)的位置相對應;踏泥平衡板(21)上的扣(75)套在壓桿(22)上,并用螺釘(76)擰緊,壓桿(22)用螺栓(78),螺母(77)裝在機座(20)下,踏泥平衡板(21)上開有許多和槽體(31)的滑道(71)寬度相當的播種槽(74),其底側設有開溝棘齒(23),為了更好地覆壓泥土,在播種槽(74)上還設有壓泥齒(24);在機座(20)設有一挑起栓(32);方向舵由兩塊行定板(26),寬度調節桿(25),深淺調節板(27)組成,深淺調節板(27)上開有滑槽(28),深淺調節板固定桿(30)兩端用螺母(82)安裝在機座(20)上,并穿過深淺調節板(27)上的滑槽(28),在深淺調節板(27)的兩側有螺母(83),擰緊螺母(83)、可限定深淺調節板(27)的上下位置,深淺調節板(27)的下端連有寬度調節桿(25),行定板(26)上焊接有長螺母(79),行定板(26)通過螺母(79)裝在寬度調節桿(25)的兩端,轉動寬度調節桿(25)可調節兩塊行定板(26)之間的寬度。
權利要求1.帶芽種子滾流式點播機,其特征在于其結構為葉輪式驅動輪(6)和驅動軸(10)固接,主鏈輪(8)活套在驅動軸(10)上,離合器裝在驅動軸(10)上,機座活動連接桿(53)兩端分別與驅動軸(10)、機座(20)活套聯接,在機座活動連接桿(53)上還有一限位栓(7);驅動軸(10)的兩端活套有拉立桿(52),拉立桿(52)上裝有限位栓(11);拉手挑桿(1)與拉立桿(52)活接,在拉手挑桿(1)的下端開有一缺口(67),離合器手動桿(2)和拉手桃桿(1)上的固定軸(5)活動相連,其下端與離合器相連,拉手挑桿(1)上還設有手動桿靠板(4);兩根支承桿(15)的下端活套在驅動軸(10)上,其上端之間連有中間軸(48),中間軸(48)上固定套有中間鏈輪(57)和從動鏈輪(50),從動鏈輪(50)與主鏈輪(8)之間有驅動鏈條(16),中間軸(48)與工作軸(45)之間用叉桿(58)活動連接,工作軸(45)上固有工作鏈輪(44)和自動角度調節器(37),工作鏈輪(44)和中間鏈輪(57)之間有傳動鏈條(49);工作軸(45)上固定有端封座(94),種子倉(42)由固定滾倉(108)和活動滾倉(109)組成,固定滾倉(108)固定聯接在端封座(94)上,活動滾倉(109)用鎖扣(47)聯接在端封座(94)上,在工作軸(45)上活套有外封動圈(90),外封動圈(90)上固有端外封(38),在每兩個端外封之間連有倉封(98),倉封(98)的內表面與種子倉(42)的外圓周表面接觸,固定滾倉(108)和活動滾倉(109)的外圓周上設有許多播種孔(92),倉封(98)上設有許多位置與播種孔(92)相錯的清灰口(99);自動角度調節器(37)由擺座(39)、座體(116)組成,座體(116)固定在機座(20)上,擺軸桿(41)穿過擺座(39),其兩端和端外封(38)相連;槽體(31)的下端和機座(20)活接,上端靠在槽體支承桿(36)上,槽體支承桿(36)穿過槽體坡度調節桿(34)、并用螺母(69)并緊;槽體坡度調節桿(34)活接在機座(20)上,并可沿機座(20)做上下移動;在槽體(31)上設有許多滑道(71),滑道(71)的的位置與播種孔(92)的位置相對應,踏泥平衡板(21)通過壓桿(22)連在機座(20)的兩側,踏泥平衡板(21)上開有許多和槽體(31)的滑道(71)寬度相當的播種槽(74),其底側設有開溝棘齒(23),在機座(20)上還設有一挑起栓(32);由兩塊行定板(26)、寬度調節桿(25)、深淺調節板(27)組成的方向舵連接在機座(20)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帶芽種子滾流式點播機,由驅動輪、驅動軸、主鏈輪、離合器、機座活動連接桿、機座、拉立桿、拉手挑桿、離合器手動桿、支承桿、中間軸、中間鏈輪、從動鏈輪、叉桿、工作軸、工作鏈輪、自動角度調節器、端封座、種子倉、外封動圈、端外封、倉封、槽體、橫體坡度調節桿、踏泥平衡板及方向舵組成,在人力拉動時,驅動輪可帶動工作軸轉動,使種子在倉內形成流線,從種子倉上的播種孔掉到槽體的滑道內。通過踏板泥平衡板上的播種槽落入秧田中,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播種速度快、均勻、質量好、成活率高、不倒伏、能點播帶芽種子等特點。
文檔編號A01C7/00GK2307436SQ972383
公開日1999年2月17日 申請日期1997年6月13日 優先權日1997年6月13日
發明者周孝和 申請人:周孝和
網友(you)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