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磨機的滾子套箍的制作方法
本項發明屬于機械制造業,更具體地說,屬于中速磨機的滾子套箍。
本項發明最適合在熱力工程業用于熱電站進行磨碎煤碳,在建筑業用于制造水泥,在食品工業用來磨碎砂糖,以及用于化學工業和其它領域。
已知磨機的一種滾子套箍〔整理加工技術,聯邦德國,1971,9,№.12,14頁〕,在這種套箍上,與可磨碎材料相作用的側表面具有曲線形輪廓。這種曲線形輪廓由圓弧構成,而圓弧相對于套箍的最大直徑呈對稱分布。圓弧的半徑按下式選取
D-在對稱平面內的套箍直徑,d-套箍端面的直徑,H-套箍高度的二分之一。
已知的滾子套箍的特點是具有較高的金屬材料利用系數,并且相應地具有較長的使用期限。但是,套箍這種結構的缺點是套箍沿著與可磨碎材料相作用的表面的母線發生不均勻磨損,特別是在最初運行期間。套箍的這種表面在距端面為0.20~0.25套箍高度2H的地方磨損最為劇烈,而磨損最不劇烈的地方在端面邊緣和最大直徑處。磨損的不均勻性將降低這種中速磨機的運行特性,主要是生產率和磨細度,并且還將縮短滾子套箍的使用期限。
本項發明的基本任務是研制一種中速磨機的滾子套箍,這種滾子套箍與可磨碎材料相作用的側表面要具有這樣的輪廓,使得套箍可以或多或少地增加滾子套箍的使用期限,并且可以提高磨細度。
所提出的任務是這樣解決的,在磨機滾子的套箍上,與可磨碎材料相作用的側表面具有曲線形輪廓,根據本項發明,側表面的上述輪廓由兩段相交的圓弧組成,這兩段圓弧相對于垂直滾子的回轉軸線,并且通過兩圓弧交點的平面是對稱分布的。
最適當的是每段圓弧的曲率半徑由下列條件確定R1=R+δ-SN]]>,式中S=δ(δN+2R+δ)-δN]]>,N=2R(R+R2-H2)H2-1,]]>R=(D-d)2+4H24(D-d),]]>δ= (D1-D)/2D-在對稱平面內的套箍直徑,d-套箍端面的直徑,
H-套箍高度的二分之一,D1=(1.005~1.015)D-套箍的最大直徑。
因為制造磨機滾子套箍采用鐵碳合金(鋼和鑄鐵),這種合金的自由收縮率為0.7~2.3%,而制造套箍毛坯最先進的方法為金屬模鑄造,這種金屬模由接合面在直徑為D的平面內的兩個鑄模構成,所以在制造具有直徑D1>1.015D的套箍時,可能出現鑄件不能從鑄模中取出的情況。當直徑的值D1<1.005D時,套箍的使用期限增加得很有限。
根據本項發明實施的所推薦的磨機滾子套箍的結構,可以保證使得與可磨碎材料相作用的側表面的輪廓在套箍使用過程中,改變為沿著上述側表面母線的磨損是比較均勻的,這樣可以提高套箍的使用期限。除此以外,上述表面的比較均勻的磨損還可或多或少地提高中速磨機的生產率和磨細度。
下面用具體實施實例的詳細說明和對附圖
的引證說明對本項發明加以解釋,根據本項發明,在附圖上用橫截面表示出了中速磨機的滾子套箍。
根據本項發明制作的中速磨機的滾子套箍上,與可磨碎材料相作用的側表面1具有曲線形輪廓,該輪廓由兩段相交的圓弧2和3組成。這兩段圓弧2和3相對于平面4是對稱分布的,而平面4垂直于滾子的回轉軸線5,并且通過圓弧2和3的交點。滾子套箍的每一段對稱部分的高度等于H,其端面的直徑為d,而最大直徑D1=(1.005~1.015)D,這里的D為滾子套箍在對稱平面4內的直徑。
每段圓弧2,3的曲率半徑R1根據下列條件選取
R1=R+δ-SN]]>,式中S=δ(δN+2R+δ)-δN]]>,N=2R(R+R2-H2)H2-1,]]>δ= (D1-D)/2R=(D-d)2+4H24(D-d),]]>滾子套箍的內部曲面6在橫截面內的曲率半徑等于R′。滾子套箍在縱向截面內沿高度2H的工作部分的厚度是變化的。套箍壁的最小厚度m對應于原有型式的厚度,而最大厚度K按下式確定K=S2R(R+R2-H2)H+R1-R′]]>具有所推薦結構的滾子套箍的滾磨機按通常的方式進行工作。
在運行過程中,滾子套箍表面在與可磨碎材料相作用的側面1上將發生磨損,而磨損最劇烈的是滾子套箍對著磨機轉臺回轉軸線的部分。為了使套箍沿高度2H的磨損比較均勻,大約經過套箍二分之一的計算的使用期限以后,將套箍翻轉180°,使磨損部分對著磨機的周邊。
下面在表格內列出了按照本項發明制作的磨機滾子套箍的尺寸,并且與先前技術水準中所描述的磨機上的滾子套箍做了比較。
〔表見下頁-P6〕這樣一來,從表中可以看出,根據本項發明制作的磨機的滾子套箍的使用期限,將比在先前技術水準中所描述的套箍的使用期限高出16~32%。
權利要求
1.與可磨碎材料相作用的磨機滾子套箍的側表面(1)具有曲線形輪廓,這種套箍的特點是,上述的側表面(1)的輪廓由兩段相交的圓弧(2,3)組成,這兩段圓弧相對于垂直滾子的回轉軸線(5),并且通過兩圓弧交點的平面呈對稱分布。
2.根據權利要求1,套箍的特點是,每段圓弧(2,3)的曲率半徑(R1)按下列條件選取R1=R+δ-SN]]>,式中S=δ(δN+2R+δ)-δN,]]>N=2R(R+R2+H2)H2-1,]]>R=(D-d)2+4H24(D-d)]]>δ= (D1-D)/2D-在對稱平面內的套箍直徑,d-套箍端面的直徑,H-套箍高度的二分之一,D1=(1.005~1.015)D-套箍的最大直徑。
全文摘要
根據本項發明,與可磨碎材料相作用的套箍的側表面具有曲線形輪廓,該輪廓由兩段相交的圓弧組成,這兩段圓弧相對于垂直滾子的回轉軸線(5),并且通過兩圓弧交點的平面(4)呈對稱分布。
文檔編號B02C4/30GK1054204SQ90100840
公開日1991年9月4日 申請日期1990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1990年2月20日
發明者末苛雷·尼柯提威奇·亞厲山朵夫, 亞那朵厲·鞠雷維奇·巴里寧,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枯里夫, 伊格·維拉蒂米羅維奇·斯米諾夫, 甘禮納·伊萬諾娜·布柯羅娃, 蘭尼德·彼多維奇·格西恩 申請人:“智尼特”機械制造工藝科研生產聯合公司, 塞茲蘭渦輪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