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誘劑自動加水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性誘劑自動加水裝置,由儲水器、導水管、誘捕器三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儲水器與誘捕器通過導水管連接,儲水器內的水罐上部設有兩個圓柱形注水口,圓柱形注水口上設有控制開關,誘捕器內的水罐與水槽連接,誘捕器內的水罐底部設有4個圓形出水口與水槽相通,底部水罐兩側及水槽兩端設有圓形排水孔,排水孔上方有細鐵絲連接在對角的導水管上,細鐵絲中間放置有性誘劑誘芯。其能解決目前性誘劑在田間使用中需人工頻繁加水的問題,使用方便、經濟有效,能夠實現性誘劑在田間生產過程中的大規模應用,以進一步完善性誘劑的實用技術。
【專利說明】性誘劑自動加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性誘劑自動加水裝置,屬于農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性誘劑是依據昆蟲成蟲性成熟時分泌性信息素引誘異性成蟲的原理,人工合成的昆蟲性信息素化合物,用于干擾昆蟲正常的性行為,影響其繁衍后代,從而達到蟲害控制的目的。因其具有對害蟲選擇性高、不殺傷天敵、對環境安全、操作方法簡便、可與其它防治技術兼容等優點,在害蟲的監測以及害蟲防治兩方面有著較高的應用價值。但這種方法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需較為頻繁補充性誘劑盆中的水分,在需大量使用的情況下受到限制。
[0003]誘捕器在使用時,需在性誘劑誘芯下放置水盆,盆中水位需距離誘芯Icm左右,從而使被誘芯吸引到的昆蟲落入水中,達到誘集的目的。但在田間,盆中的水位會隨著水分的蒸發而降低,尤其是在高溫干旱的氣候下水位的降低更為明顯。水位的降低會顯著影響到性誘劑的施用效果,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針對此問題,需人工及時添加盆中的水分,操作頻繁、費時費工,使得性誘劑在田間的大規模應用受到了限制。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性誘劑自動加水裝置,解決目前性誘劑在田間使用中需人工頻繁加水的問題,使用方便、經濟有效,能夠實現性誘劑在田間生產過程中的大規模應用,以進一步完善性誘劑的實用技術。
[0005]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性誘劑自動加水裝置,由儲水器、導水管、誘捕器三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儲水器與誘捕器通過導水管連接,儲水器內的水罐上部設有兩個圓柱形注水口,圓柱形注水口上設有控制開關,誘捕器內的水罐與水槽連接,誘捕器內的水罐底部設有4個圓形出水口與水槽相通,誘捕器內的水罐兩側及水槽兩端設有圓形排水孔,排水孔上方有細鐵絲連接在對角的導水管上,細鐵絲中間放置有性誘劑誘芯。
[0006]所述的圓柱形注水口底面直徑為2cm,圓形出水口直徑為Icm,圓形排水孔直徑為
0.5cm,性誘劑誘芯距排水孔距離為1cm。
[0007]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是:替代了性誘劑水盆內需人工添加水分的繁瑣操作,填補了性誘劑在田間應用上的缺點和不足之處,所需設備較少、簡單易行,使用成本低廉,適合基層使用及推廣,具有較高的實際應用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儲水器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誘捕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如圖1-3所示,性誘劑自動加水裝置,由儲水器1、導水管2、誘捕器3三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儲水器I與誘捕器3通過導水管2連接,儲水器內的水罐4上部設有兩個圓柱形注水口 5,圓柱形注水口 5上設有控制開關6,提供使用過程中補給的水分誘捕器內的水罐8與水槽10連接,誘捕器內的水罐8底部設有4個圓形出水口 9與水槽10相通,誘捕器內的水罐8兩側及水槽10兩端設有圓形排水孔7,排水孔7上方有細鐵絲11連接在對角的導水管2上,細鐵絲中間放置有性誘劑誘芯12。
[0012]所述的圓柱形注水口 5底面直徑為2cm ;圓形出水口 9直徑為Icm ;圓形排水孔7直徑為0.5cm,可以有效保證水槽10內水位不會因降雨等因素而升高;性誘劑誘芯距排水孔距離為1cm,從而得到最佳的誘集效果。
[0013]田間實際生產過程中,水槽10內的水位隨著水分的蒸發而降低時,儲水器I即通過導水管2向誘捕器3補充水分,從而維持水位在所設定的最適高度上,替代了繁瑣的人工加水程序。
【權利要求】
1.性誘劑自動加水裝置,由儲水器、導水管、誘捕器三部分組成,其特征在于:儲水器與誘捕器通過導水管連接,儲水器內的水罐上部設有兩個圓柱形注水口,圓柱形注水口上設有控制開關,誘捕器內的水罐與水槽連接,誘捕器內的水罐底部設有4個圓形出水口與水槽相通,誘捕器內的水罐兩側及水槽兩端設有圓形排水孔,排水孔上方有細鐵絲連接在對角的導水管上,細鐵絲中間放置有性誘劑誘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性誘劑自動加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柱形注水口底面直徑為2cm,圓形出水口直徑為1cm,圓形排水孔直徑為0.5cm,性誘劑誘芯距排水孔距離為Icm0
【文檔編號】A01M1/02GK203555064SQ201320672049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0日
【發明者】高月波, 田志來, 張強, 孫嵬, 楊微, 周佳春, 龐建成, 李長昆 申請人:吉林省農業科學院